位於靜岡縣伊東市的「伊東溫泉」,是伊豆半島上歷史悠久的溫泉鄉之一。伊東的節奏緩慢,不若熱海那般熱鬧,卻多了一份日常的溫柔和溫泉鄉特有的樸實。
從伊東車站一出來,眼前所見是名為「湯之花通」的迷你商店街。雖不長,卻處處藏著當地人的生活氣息。街上有自家手作的麵包店、主打家庭味道的小食堂,還有老派喫茶店,在地溫馨而不造作,是適合午後散步,慢慢探索的去處。
挑了一間「備屋咖啡店」入座,這是一間帶有昭和風情、自家焙煎的咖啡館。備屋的總店位於伊東高原,自1957年創業以來,便以精選豆與細緻烘焙聞名,後來在東京惠比壽也開了分店。伊東這間咖啡館內飄著焙煎豆的香氣,擺設簡約而有溫度。
和旅伴點了熱咖啡,價格比東京的分店便宜許多。一邊喝咖啡,一邊研究周圍的地理環境,想著下一站該去哪裡。
旅行之所以迷人,大概就是因為「旅途中的未來」總是單純的,只需要想著下一餐、下一個景點去哪兒就好。就算不想也無所謂,漫無目標的隨性,是暫時被允許的人生特權。
喝完咖啡,往海邊走,目的地是當地人熟知的「橘色海岸(Orange Beach)」。沙灘以夕陽景色聞名,夏季時據說總是人潮洶湧,但初春的傍晚,遊人稀少,海灘上空蕩蕩的,只有規律拍打岸邊的浪聲。
「慢慢散步回旅館吧!旅館會準備什麼樣的晚餐呢?」我好奇。
「該不會有魚吧?」
「我知道你不吃魚啊,所以訂房時已經特地提醒老闆了。」
天光優雅地轉色,替一日的旅途收尾。
平凡的風景,被妥善安放在心裡了。
伊東溫泉湯之花通
攝影:張維中、yabus
責編:步步日本編輯部
延伸閱讀
作者資訊
居日作家,2008年起以東京為生活據點,書寫一系列的跨城市文化觀察,出版類型除旅遊以外,橫跨小說、童書與繪本,曾獲金鼎獎。代表作散文《東京模樣》、遊記《東京半日慢行》,最新作品為《日本,旅人的形狀》、小說《划船去摘星》。